《知识溢出——解码中国经济增长逻辑》开启观察中国经济新视角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张一鸣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是知识成为决定性和基础性生产要素,因为知识具有不同于传统生产要素的重大特性:知识溢出。知识一经产生,就可以低成本复制,无损耗溢出,从而促使知识高速迭代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为此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基础上,我们将知识溢出因子引入,重构经济增长模型,解析区域经济增长规律,得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结论。”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吴文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溢出——解码中国经济增长逻辑》开启了观察理解中国经济的一个新视角,并用通行的经济理论阐释“四个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吴文学是在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知识溢出、自主知识创新与中国未来增长研讨会暨《知识溢出——解码中国经济增长逻辑》新书发布会”间隙对本报记者作出上述表示的。在11月初举行的发布会上,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安东教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社长胡红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情研究院副院长周绍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宁向东,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封凯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原副所长刘琦岩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研究员,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祁金利,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副社长丁坤善等专家围绕知识溢出、自主知识创新与中国未来增长进行研讨。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备受国际国内关注,回应围绕中国经济增长的种种关切,必须讲清楚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如何用当前国际国内所共识的经济学原理来解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并快速实现向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的主要原因,对理性认识中国未来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吴文学告诉记者,立足知识经济时代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增长逻辑,新书有四个创新点,一是得出知识经济时代下区域经济长期增长条件均衡公式。从理论上揭示了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增长的新途径、新方式,产生四个结论。首先,落后区域可以通过从先进区域获取知识溢出,提升区域经济长期均衡增长水平。其次,就业增长率的提升是提升经济长期均衡增长水平的重要途径。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子。再次,揭示了自主知识生产能力的重要性。自主知识的生产与转化效能,将决定所获取的知识溢出的成效,从更深层次影响区域经济长期均衡增长水平。最后,适度的人口增长率是就业增长率的必要保证,有利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增长。二是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得出,成功从外获取知识溢出,是中国过去实现经济增长奇迹的主要原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独特的经济体制为中国成功对外获取知识溢出创造了条件,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这些因素的前提和保证。从经济理论视角进一步明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但由于知识差距的不断缩小,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必须从主要依赖外部获取知识溢出,转变为自主知识创新。三是得出知识经济时代下新的经济趋同机理:知识溢出是落后地区实现经济趋同的主要动力。新趋同机理能很好地解释当前趋同实证研究中所得出的不同结论,应对美西方对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南南合作中的抹黑破坏,有一定理论意义。四是用经济模型解析了中等收入陷阱产生机理,并得出自主知识生产能力不足,是许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  与会专家认为,要理性看待中国当前增长态势,增强未来发展信心。我们只要把握住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关键因素,坚持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妥善应对短期波动因素,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将光明无限。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作者:张一鸣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民间艺术”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