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建院三十周年新闻发布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0月29日,时值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三十周年校庆之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院三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在中欧上海校区隆重举行,近50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应邀出席,与学院主要领导一起回顾中欧三十载华章日新的成长历程。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中欧欧方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杜道明(Dominique Turpin),中欧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战略学教授张维炯,中欧党委书记马磊,中欧经济学教授、桑坦德经济学教席教授、副教务长朱天,中欧会计学教授、副教务长、案例中心主任陈世敏,中欧管理学教授、米其林领导力和人力资源管理教席教授李秀娟,中欧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欣舸等多位学院领导及教授代表悉数到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天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人文社科分社社长崔霞等嘉宾也受邀出席,共同见证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智库成果的发布。中欧院长助理、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徐惠娟,中欧院长助理、院办主任李瑗瑗,中欧市场与传播部主任费喃吟,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功润,中欧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媛媛等部门主任代表参加了本场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由中欧党委书记马磊主持。 发布会伊始,张维炯副院长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他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嘉宾和媒体朋友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张维炯表示,建院三十年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始终以前瞻眼光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富有国际视野的商界领袖,以勇开先河的气魄引领中国管理教育的创新浪潮,以融通中外合作的使命搭建连接中国和欧洲的桥梁,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管理教育进步、促进中国与欧洲和世界的合作交流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是企业发展需求为学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生源,是教育部、上海市政府、欧盟及上海交通大学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强调,媒体是中欧塑造品牌形象、提升美誉度的坚强伙伴,长期以来,学院与300余家中外主流媒体建立了广泛联系,借助媒体力量将中欧之声传播至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学院将继续与媒体深化合作,携手并进,为学院的美好明天赓续奋斗,合力同行。 随后,汪泓院长以“三十而励,卓越无界”为题,向媒体作了院情报告,并分享了她对学院发展的战略思考。她提到,创办三十年来,中欧始终秉承“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兼具中国深度和全球广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领导者,被中国和欧盟的领导人分别赞誉为“众多优秀管理人士的摇篮”和“欧中成功合作的典范”。历经三十年砥砺奋进,中欧已成长为一所世界一流商学院,构筑了中国和欧洲乃至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平台。如今,学院已形成在三洲五地办学的全球化格局,汇聚了120余位中外顶尖教授,培养了3万多名杰出的企业家校友,遍布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众多中欧校友掌舵中外知名企业机构,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商业文明进步。 汪泓院长进一步阐述了指引和支撑中欧长期稳定发展的“八大战略”及其成效。她强调,站稳第一阵营、打造大师阵容、构建学术高峰、拓展培养体系、致力中欧交流、服务区域战略、引领责任教育以及全力赋能校友——这八大战略共同构成了中欧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石。汪泓院长表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通过实施‘八大战略’,成功站稳了全球商学院第一阵营。学院不仅连续多年进入全球商学院百强之列,今年更是在《金融时报》EMBA课程排名中,继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第二后,首次荣登全球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充分展示了中欧在国际教育舞台上的非凡影响力和强劲竞争力。” 随后,汪泓院长深入剖析了当今管理教育的五大新趋势:一、商学院需培养有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以应对全球化波动;二、新技术推动管理教育创新,要求与智能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同步,融合理论与实践;三、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商学院战略支持,中欧应利用校区区位优势满足区域人才需求;四、全球竞争促使商学院不断创新;五、随着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及“双碳”战略,商学院需深化ESG实践。 汪泓院长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爆发、管理教育范式的转型,使全球商学院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未来,中欧将在五个方面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不断取得新成就,做出新贡献,实现新发展:第一,倡导全球化发展理念,为中国与欧洲和世界的交融发展搭建平台。第二,强化“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特色,主动投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之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第三,积极践行ESG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第四,全面加强学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对接,加强新商科建设。第五,坚定推进八大战略,提升学院的品牌美誉度和全球影响力。 最后,汪泓院长表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精神,在“合”文化的精神支撑下,而立之年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正向“融合中国与世界的教育、研究和商业实践,促进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全球最受人尊敬的国际商学院’”的愿景坚定迈进,努力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中,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在中国与世界的交融发展中,不负使命与重托,为国家和世界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随后,杜道明院长以“全球管理教育,路在何方?”(The Future of Global Management Education)为题,发表了一场充满深刻洞察与前瞻视野的主旨演讲。杜道明院长首先回顾了学院过往取得的辉煌成就。他指出,中欧作为一所由中外政府合作办学的项目,三十年来稳步发展、持续创新,已远超了许多合资企业通常的生命周期。中欧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长久的成功,关键在于三点:中欧双方合作伙伴目标一致,沟通有效及时且工作风格务实,以及学院独特的“中国深度、全球广度”定位。 面对全球管理学教育的变革,杜道明院长认为中欧需要不断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以改变教学脚步和速度。他指出,新一代的学生均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中欧需要预判他们的需求,并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当今世界的实际需求。同时,中欧也在努力弥合学术研究和商业之间的差距,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对企业界具有实用意义的建议。 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杜道明院长提出了五大变革行动:一是重新思考研究目标;二是打破学科孤岛模式,鼓励跨学科研发;三是聚焦提升影响力,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四是与时俱进,更新课程设置,纳入新话题;五是重视每一个利益相关方的专业建议,积极互动。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民间艺术”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