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快人工智能识别感知芯片、微流控生物检测、智能网联汽车等关键检测技术突破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印发《高水平构建质量基础设施赋能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其中提到,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组建质量基础设施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联合体。加快发展在线、远程、多参数综合量、极值量和生物计量等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强化关键绿色技术攻关,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测试能力,推进碳排放实测技术发展,推动温室气体排放、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碳汇等领域计量器具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聚焦智能化工厂建设,研发面向新型工业流水线的计量设备。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研制一批技术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标准。适应新技术等对标准的要求,持续培育命名一批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标准化创新中心,打造技术标准策源地。加快人工智能识别感知芯片、微流控生物检测、智能网联汽车等关键检测技术突破。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高水平构建质量基础设施赋能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各区市场监管局,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市局各相关处室、机场分局,各相关直属事业单位:  现将《高水平构建质量基础设施赋能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10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高水平构建质量基础设施  赋能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行动计划  (2024—2026年)  质量基础设施是对一个国家(地区)建立和执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等所需质量体制框架的统称,也是国际合作竞争的规则与技术,具有制度与技术双重属性。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行动要求  锚定质量基础设施供给侧变革创新,以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主线,以强化综合应用和集成服务为主攻方向,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重要动力,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为工作抓手,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与平台建设,优化质量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与服务效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工作中要做到:  ——坚持需求牵引、重点突破。围绕赋能“(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和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科技创新,滚动实施若干重大计划,新建巩固提升关键共性、急需紧缺质量基础设施。  ——坚持变革创新、系统集成。着眼产业发展全链条、科技创新全过程,深化质量基础设施供给侧变革创新,形成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全要素技术解决方案,创造性开展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  ——坚持示范引领、融合发展。聚焦质量基础设施赋能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及其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打造示范性应用场景和各类平台,引领质量基础设施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一体发展。  二、行动目标  着眼于强基础、建框架,重点搭建质量基础设施技术属性和制度属性的“四梁八柱”,到2025年底基本构建起涵盖“(2+2)+(3+6)+(4+5)”现代化产业及其科技创新的质量基础设施要素框架,能有效应用和服务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覆盖面更广、融合度更高。  着眼于促提升、强功能,重点围绕质量基础设施各要素“连横”、产业链创新链全链条“合纵”,到2026年底基本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通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化功能,能综合应用和集成服务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支撑力更大、引领性更强。  未来3年主要工作指标如下:  ——综合应用水平明显提升。打造30个改造提升传统产业、60个培育壮大新兴产业、45个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最佳实践”,打造30个赋能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研究成果。  ——集成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建设19个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国家标准验证点3个,新增15家新型标准化技术组织,建成100个质量基础设施集成、“一站式”服务项目,打造5个产品质量可靠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建设20个上海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支撑引领能力显著增强。研发、应用、推广50项质量基础设施关键共性技术,建有8项具有基准水平的计量标准、320项华东地区及上海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拥有1100项国家标准物质,推动培育30项上海标准、新增牵头制修订20项国际标准,新增100项“上海品牌”培育、认证产品和服务。  三、重大行动  (一)实施铸底蝶变计划,赋能科技高水平创新  1.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组建质量基础设施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联合体。加快发展在线、远程、多参数综合量、极值量和生物计量等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强化关键绿色技术攻关,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测试能力,推进碳排放实测技术发展,推动温室气体排放、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碳汇等领域计量器具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聚焦智能化工厂建设,研发面向新型工业流水线的计量设备。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研制一批技术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标准。适应新技术等对标准的要求,持续培育命名一批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标准化创新中心,打造技术标准策源地。加快人工智能识别感知芯片、微流控生物检测、智能网联汽车等关键检测技术突破。  2.强化成果转化推广。强化计量与数智技术结合,建设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上海分中心和相关领域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发挥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上海)作用,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加快将行业急需、先进适用的关键共性技术、先进生产工艺、通用试验方法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逐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服务体系和评价机制,推进技术转移服务、科技成果评价服务标准化工作。支撑碳足迹数据采集、碳排放量核定和碳信息披露,在钢铁等重点领域推动产品碳足迹认证及结果应用。围绕新兴产业,建设创新生物制品、高密度系统移动芯片、移动通讯设备及智能终端等市级质检中心,推动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创新与应用。  3.开展应用研究。紧盯本市产业发展,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科技创新对质量基础设施需求与供给分析。推动建设一批国家和上海市先进测量实验室,开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围绕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量子传感和芯片级计量标准技术,积极参与国家“量子度量衡”计划。在食品、药品、临床检验、生物、农业、生态环境、先进制造等领域研发标准物质,开展标准物质核查验证方法研究。完善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将标准研制同步嵌入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孵化全过程,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标准创新主体开展关键技术标准研究。支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在上海落地分支机构。加强检验检测技术和规范创新研发,推动汽车芯片检验检测核心技术、医疗机器人检验检测关键技术、生物制品检测方法等研究,推进塑料生物降解性能、微塑料等绿色技术检验检测技术研究。  (二)实施制高点计划,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4.助力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培育集成电路微纳检测设备、生物医药、工业智能仪器仪表、氢动力装备、机器人、卫星导航、空间能源等领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对产业支撑能力强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关注产业计量发展新趋势新特征,研究发布计量支撑产业创新发展指数。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培育一批标杆标准,在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标准,前瞻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空间、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标准研究和验证。增加绿色燃料标准供给,支撑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基础通用标准及碳减排、碳清除相关标准制修订。深化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和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开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标准国际化试点,打响上海品牌。探索重构传统认证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数字化认证试点,推动认证行业转型升级。  5.助力打造产品质量高地。完成60项重点地方标准,以标准牵引促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建立健全绿色产品设计、采购、制造标准规范。深化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机制、规范和平台建设,强化可靠性技术全产业链应用,培育孵化“最佳实践”。支持推动产品质量分级,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以国际通行合格评定方式,培育和认证一批“上海品牌”。支持认证机构对接国际标准规则,率先在钢铁等重点领域编制国际通行的高质量产品碳足迹认证规则,完成20个与国际接轨的产品碳标识认证配套技术文件,推动形成30个产品碳标识认证试点应用示范。鼓励认证机构创新研发绿色产品认证技术,支撑国家统一推行的绿色产品认证。  6.助力打造企业成长高地。加快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培育一批以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型、创新型标杆企业。鼓励优势企业主导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参加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工作。鼓励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理念、质量管理模式,以质量标杆引领带动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标准化总监、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  (三)实施风险治理计划,增强韧性和安全性  7.提升产业链创新链韧性。“一链一策”推进产学研用联动,在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形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打造质量链深度融合产业链创新链标杆。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提升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以强链、补链、固链需求为导向,编制检验检测需求清单、能力供给清单,形成至少30个检企对接标志性合作项目。  8.防范质量安全风险。加强召回技术支撑,强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加强跟踪质量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研究和试点情况,为新产品新业态提供容错空间。加强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采集、验证、评估。支持重点企业归集重点产品关键质量信息,构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9.加强质量技术服务供给。实施重点企业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包”制度,建立技术+政策量身定制、专家+领导服务对接机制。支持各类主体提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一站式”服务,打造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项目品牌。推进质量技术供给数字化,建设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标准数据库,提供公共服务。  (四)实施开放合作计划,提升区域协同和国际化水平  10.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持以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方式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究建立长三角计量技术委员会,强化计量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服务能力。开展前瞻性、系统化布局,完善长三角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实施长三角计量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完善产业计量云(长三角)平台建设。深化长三角国际标准化协作平台功能,探索建立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合作机制,培育一批区域合作国际标准项目和区域统一地方标准。持续推进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建设,探索形成一批长三角质量强链标志性项目。建立长三角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实践合作机制,共建可靠性创新服务平台,共享可靠性专家资源,共育可靠性“最佳实践”。推进长三角绿色认证先行区建设。发挥长三角绿色认证联盟作用,强化认证标准和规则统一。建立健全长三角CCC免办工作联动机制,实现CCC免办监管结果长三角互认。  11.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依托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技术委员会、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深化国际计量科技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计量规则规范制定修订,组织开展国际联合研究。支持计量技术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开展技术服务。开展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国际比对,培育建立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证书指定实验室。聚焦优势领域和重点产业,鼓励经营主体牵头、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欧盟国家等在标准领域深化对接合作。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促进标准国际互认。支持机构积极参与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鼓励质量认证服务“走出去”。持续打造“上品”标志“出海”项目,推进更多优质企业“走出去”。编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认证信息电子手册,发布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重点出口产品国际认证指南。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领域,开展一次检测、多国认可的“一测多证”试点。鼓励国际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在沪投资,提供服务。依托浦江创新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虹桥论坛等国际化平台,推动质量基础设施赋能新质生产力交流、展示与转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深化相关部门的工作对接、政策衔接、项目承接。加强部市合作。强化市场监管系统内处室联动、院所支撑、上下协同。  (二)利用载体优势  发挥浦东新区、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承载国家战略任务的重点区域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试制度探新路。  (三)强化决策咨询  提升战略敏捷,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专家咨询,及时认识把握其内在机理、底层逻辑、规律路径,动态开展前瞻性、系统性、带动性布局部署。  (四)做好宣传发动  广泛开展政策解读,广泛宣传创新成果,扩大知晓度影响力。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开展各类交流观摩活动,推动一地创新多地复制。(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民间艺术”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