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置换新调整:加严水泥要求,首次鼓励光伏玻璃置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实习生刘梦生北京报道11月1日,工信部印发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下称“《实施办法》”)正式施行。  与2021年发布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相比,《实施办法》明确新增了不能用于置换的产能范围:一是不在合规清单范围内的产能;二是能效达不到现行版《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基准水平要求的产能;三是自2024年起,连续两年每年运转天数不足90天的水泥熟料产能;四是未开展产能置换的光伏压延玻璃产能,或不超过150吨/天的工业用平板玻璃产能;五是因债务纠纷等原因导致设备无法拆除或存在法院查封情况的产能。产能置换路线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1.0%,全国水泥总产量16847万吨,下降10.3%;平板玻璃总产量76071万箱,同比增长4.9%。  其中,上半年水泥行业供需矛盾突出,一些水泥企业为争抢市场份额,恶性竞争加剧,水泥价格不断探底。多地的行业协会也曾发出倡议书,呼吁加强行业自律,抵制恶性竞争。  产能置换政策是强化产能治理的重要举措,是优化水泥玻璃产业布局,提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促进市场供需动态平衡的有效手段。事实上,早在2021年,工信部就印发了《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用以遏制产能无序扩张、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装备水平提升。  不过,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随着形势变化和工艺装备水平提升,旧版文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工作要求,存在差异化调控措施不明显、仅以窑径推算的水泥熟料产能与实际产能相差较大、产能跨区域转移困难、与新出台政策标准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本次新修订版本则是从严格产能认定、提高新建项目标准、简化跨省流动程序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水泥玻璃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本次修订主要包括五点内容:一是加严水泥置换要求,明确水泥熟料低效运行产能不能用于置换、用于新建项目置换的水泥熟料产能不能拆分转让等;二是完善产能核定方式,取消以水泥回转窑窑径和玻璃日熔化量为依据核定产能的规定,推动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统一;三是实施地区差异管理,明确对位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或前三年水泥熟料平均产能利用率低于50%的省份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原则上不得从省外置换产能等;四是简化跨地区产能转出程序,位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或同一法人企业集团内部的产能跨省转出,可不报转出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公示、公告;五是加强与能效环保政策协同,明确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要求的产能不能用于置换等。  据了解,为促进产能置换方案加快实施,《实施办法》规定产能置换方案自公告之日起两年内,项目建设企业应完成备案和环评等手续,三年内完成项目建设并点火投产,逾期产能置换方案失效。对已经完成产能置换方案公告的,在《实施办法》实施前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应于2026年12月底前完成点火投产;未完成的,2027年1月1日后产能置换方案失效。实施地区差异管理  本次《实施办法》的一大重点在于,对不同区域提出了差异化的要求。对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安徽等五省产能总量进行重点控制,新建水泥窑生产线处置磷(钛、氟)石膏,且替代石灰石原料70%以上的,可以在省内以2020年为基数的水泥熟料产能总量不增加的条件下,由本省统筹调节全省产能。同时,产能控制标准也进一步趋严,考虑水泥市场的区域性,规定前三年水泥熟料平均产能利用率低于50%的省份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原则上不得从省外置换产能。  另一方面,《实施办法》还明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即位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项目不得从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转入产能。  在这其中,安徽因大部分城市属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而同时受到上述区域调控规定的叠加影响。  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安徽水泥熟料产量8854.07万吨,同比下降8.3%。其中,作为水泥行业的标杆企业,海螺水泥(600585)三季度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其实现营业总收入681.5亿元,同比下降31.27%,也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  中国水泥网发布的分析文章指出,2022年以来,水泥需求进入下行通道,各个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过剩问题,特别是之前如火如荼的跨省置换导致部分省份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行业运行困难加剧。水泥大数据显示,当前能效水平低于基准值的低效产能在16%左右,大约2.8亿吨,再加上由于效益差、缺乏矿山等原因长期停产和因破产查封的生产线,产能总量或超3亿吨。《实施办法》杜绝这部分产能参与置换,这将倒逼低效、停产产能加速退出市场,从而加快去产能进程,缓解日益激化的供需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年来光伏行业竞争激烈。有关光伏压延玻璃的产能表述也从2021年版的“光伏压延玻璃项目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转变为2024年版的“鼓励光伏压延玻璃项目通过产能置换予以建设”。  此前,需求高景气叠加行业准入条件放松,光伏玻璃产能三年实现翻两番的增长。卓创资讯(301299)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超白压延玻璃在产基地54个,窑炉122座,生产线490条,日熔量为99530吨/日,较2020年末29340万吨产能增长239%。  然而进入今年下半年,光伏玻璃行业多条产线出现冷修,光伏玻璃价格也进入下跌通道。其中,3.2mm镀膜光伏玻璃均价从6月中旬的26.5元/平方米跌至目前的21.25元/平方米,2.0mm镀膜光伏玻璃均价从18.5元/平方米跌至目前的12.5元/平方米,二者跌幅分别为19.89%和32.43%。  9月初,国内多家光伏玻璃企业召开会议,决定实施封炉减产计划。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在10月份举行了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16家光伏骨干企业参会并达成“反内卷”共识。“光伏行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产品销售价格需要高于全成本,企业才能可持续经营。光伏组件是需要稳定运行20-25年的产品,相比价格,质量才是最关键的考量因素。”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方面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民间艺术”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