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明互鉴、携手应对挑战——中意高校共育新时代马可·波罗

11月9日,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开幕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新华社发促进文明互鉴、携手应对挑战——中意高校共育新时代马可·波罗  11月9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上,来自中国和意大利近50所高校的嘉宾代表,围绕文明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等议题,热切分享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成果,畅谈数智时代国际合作的机遇挑战及高等教育的未来使命。其间,马可·波罗这位中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名字被频频提及。  今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马可·波罗打开了西方世界认知中国的窗口,其与中国的交往佳话是东西方文明互学互鉴的缩影。中意嘉宾表示,期待共育新时代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是连接东西方世界的重要桥梁。如今,他依然是对不同事物持开放态度且充满好奇的象征。”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校长、汉学家李集雅说,“马可·波罗的精神教导我们,唯有尊重彼此文化,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才能推动创新,朝着更美好世界迈进。”11月9日,中意高校代表在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平行论坛上展开研讨交流。新华社发  正值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国教育部、意大利大学和科研部主办了此次对话会活动,来自意大利的22所高校代表应邀来华,与众多中国高校代表共聚北大,围绕“促进文明互鉴,培养杰出人才”的主题展开交流。  中国和意大利在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上都有着悠久历史与丰富经验。20年来,中意教育交流合作蓬勃发展,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推动中意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中意教育交流合作呈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会上介绍,中国是意大利第一大留学生生源国,意大利来华留学生数量稳居欧洲国家前五名,目前双方高校已合作举办45个本科以上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并共建9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对话会上,两国高校代表纷纷表达大学合作、高水平人才培养、创新科技等对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表示,面对当今世界变革浪潮,高等教育正迎来全新课题与重大挑战,扩大和深化各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间合作是普遍共识。  他认为,大学需勇担文明交流使命,着力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国际合作,携手共育国际化人才,并推动科技创新,才能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意中两国都拥有且共享着我们丰富的智慧遗产、文化财富和哲学思想。”李集雅说,意大利的一些中小学开设了学习中国语言与文化的课程,此次对话也是意中两国深厚情谊的见证。  在她看来,大学不仅要为年轻人提供知识,还要培养其创造力和应对当代世界复杂性的本领,尤其是要让他们理解文化多样性,进而推动世界对话与和平发展。“正如古老的中国谚语所说:和而不同。”她希望,这次对话能深化两国关系,也为年轻人们创造更多机会。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校长乔瓦尼·莫拉里说,多年来学校与中国部分高校在多个领域的研究合作密切,学校目前还有许多中国留学生。“我很开心能有这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坚信这样的对话机制能帮助双方共同发展,携手应对当前的全球性挑战。”  活动期间,多所中意高校还进行系列合作项目签约,合作内容涵盖学术研究、学生交流、学者访问等领域。中国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负责人签订了共建交叉学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意向书。  “中国和意大利两国大学在传承和创新各自国家文明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朱方伟说,高校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将学术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11月9日,中意高校代表在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上进行合作项目签约。新华社发  今年5月,中国提出推动未来3年“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的倡议。为加强互学互鉴、深化两国人文交流,中国教育部在对话会上表示将为此次参会的22所意大利高校提供每所至少5个学生来华交流名额,欢迎意方学子2025年寒假来华交流学习。  “衷心希望两国高校能利用短期访学、学生交换、暑期学校、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推动中意青年学生深度交流,为赓续两国友好种下希望的种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年力量。”怀进鹏说。  “与中国的合作不可或缺。”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校长马特奥·洛利托期待,两国高校未来能在生态环境、数字转型、医学、食品科学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并分享大学管理方面的经验。  “我真诚希望,我们共同培养的学生能有批判精神、创新精神,且具有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感,成为新时代的马可·波罗。”他说。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民间艺术”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